三大原理 了解肌內效貼布如何幫助肌肉骨骼

如果你最近有出沒醫院的復健科、骨科或是各大運動賽場、路跑現場上,一定會看到很多人身上都貼著五顏六色的貼布,這種貼布叫做「肌內效貼布」,他除了具有美觀效果,更能針對不同的部位及不同的貼法,達到以下三種效果:
一、針對肌肉:促進肌肉表現、放鬆緊繃肌肉和刺激皮膚肌肉減緩疼痛等。
二、針對骨骼:限制關節活動、幫助矯正姿勢和改善不良動作形態等。
三、針對循環:減輕水腫與淋巴導流。
看到這裡,你一定開始好奇貼布的原理是什麼?貼布共有三個原理,如下:

第一【下水道原理】
貼布貼下去後可以提起皮膚,並增加皮膚與肌肉之間的空間,下水道空間越大,我們的體液就能越暢通,代謝廢物並帶來營養的能力當然就更好。
第二【蹺蹺板原理】
我們利用拉伸貼布時貼布所產生的回彈力,作用在肌肉上來協助肌肉用力或放鬆,為什麼可以協助肌肉用力又可以協助肌肉放鬆呢?這取決於我們貼布貼的方向,當貼布回彈的方向與肌肉收縮的方向相同時,就可以幫助用力,這時我們稱之為「促進」;當貼布回彈方向與肌肉收縮方向相反時,則可以幫助肌肉放鬆,這時我們稱為「抑制」,這裡牽涉到了解剖學的肌肉走向,本篇點到為止。
第三【門閥控制理論】
小時候我們摔傷的時候,媽媽幫我們呼一呼好像就沒這麼痛了,為什麼呢?因為人體中有一種細小神經元(上圖紅)是專門傳遞痛覺的,並且有另外一種粗大神經元(上圖藍)是用來傳遞痛覺以外的感覺,小神經元傳遞的較慢,大神經元傳遞的較快,所以當我們感覺到痛覺的時候,趕快把痛覺以外的感覺輸入,因為大神經元的訊息傳遞比較快,觸覺或壓覺就好像先跑到大腦,把大腦感覺的門關起來,不讓痛覺再跑進來,這就是所謂的門閥止痛理論,而靠肌內效貼布也可以達到這個效果。

前面提到不同的部位不同的貼法有不同的功用,常見的有I型、Y型、X型、爪型等等很多形狀,當然你也可以發揮創意自己發明。
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X型貼法,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痛點提高貼布,根據我自身的經驗,當你遇到問題,不知道該怎麼貼時,這個貼法可以說是最後的秘密武器,這個貼法利用了我們前述的「下水道原理」及「門閥控制理論」,當我們欲貼紮的部位有明顯痛點時,這個貼法可以幫助我們將痛點的下水道便大促進循環及代謝,也可以對粗大神經元輸入貼布給予的觸感達到止痛的效果。
X型貼法步驟如下:
1.首先取一段適當長度的貼布。

2.將貼布兩邊剪開並且修邊。

3.中間貼在疼痛的部位不施加拉力。

4.將四個邊給予一點張力並往四面八方貼。

5.完成。
上述貼法不用任何技巧,痛哪裡貼哪裡即可。如果你已經很了解肌內效貼布,本篇就是幫你複習,如果你不了解肌內效貼布,就趕快熟讀這篇,並且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,讓更多人知道並且能懂得使用這個神奇貼布吧!
延伸閱讀
相關課程